在年的电影盘点中,许慧晶导演创作的《棒!少年》获得院线公映国产电影中的豆瓣最高分,也被众多影迷称为“年度纪录片黑马之作”。这部从年秋天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经历了三年时间的打磨,讲述了前棒球国家队队长孙岭峰成立强棒天使队,将一群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通过训练与学习,培养他们成为专业人才的故事。电影票房口碑的双丰收,也让棒垒球这项小众运动逐渐被更多人认识。在成都体育学院,也存在着一群热爱棒垒球的人,记者联系到其中三位,了解到他们与棒球的故事。
“投出三振,挥出本垒,让棒球运动一直传承”“加入协会的同学,球技水平可能参差不齐,但大家在一起打球能获得幸福,这是棒垒球带来的‘家’文化。”这是成都体育学院级学生,成体棒垒球协会创始人,现任成棒体育合伙人之一的罗云洋毕业离开成体棒垒球协会时的感受。
年,罗云洋进入大学,在热爱的驱使下,自告奋勇接下棒球兴趣小组和棒球协会,并开始思索如何解决人员流失问题。一次机缘巧合下,他发现许多同学练习的是垒球,联想到棒垒球不分家的原理,再考虑到协会需要更多爱好者参与建设,所以浩浩荡荡的招新拉开了帷幕。
就这样,成体棒垒球协会诞生了。
打响了漂亮的第一枪,罗云洋与成员们还未来得及庆祝,困难便接踵而至了。
协会成立之初,没有足够资金。棒球是消耗品,若球坏了,成员们就捡起来手工修补后继续使用。打击网则由大家去建材市场购置钢管,找到焊工炼接,再自己动手一遍遍刷防腐漆和编制挡网。为了解决球队只有一根球棒的窘境,罗云洋去体育用品店做了调查,最便宜的球棒价格大概在-元,于是成员们外出发传单,攒钱为协会添置设备。
场地限制也让罗云洋头疼不已。他幽默地将比赛形容为游击战:哪个场地能打球大家就去哪儿,跑过最远的场地在温江区和龙泉驿区。“那时还未修建地铁,大家只能乘坐来回4小时的公交完成比赛。”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情形下,他们也并未想过放弃,反而乐在其中。
“好在通过努力,器材积少成多,场地也得到了学校领导支持,而最终坚持下来的人,成了球社的中流砥柱,将协会大旗逐年传承。”协会的建立与运营实属不易,经历了用品匮乏与人员流失,如今的棒垒球协会已呈乘风破浪之势。
毕业后的第三年,罗云洋与几位历届社长和队长在经历了社会磨炼后,想要重新寻回学生时代纯粹的快乐,于是,再次相聚时大家便一拍即合,希望将成体棒垒球继续发展下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与准备,成棒体育创立了!
成棒作为一个平台,延续了以罗云洋为代表的毕业学长们的初心,成棒也有“成就更棒的自己”的寓意。“无论运动员还是团队,最棒是局限,更棒才是无限!同时,我们也希望传承成都棒垒球文化,发扬成体棒垒球精神,实现棒垒球理想!”这是罗云洋创立俱乐部时立下的目标,现在也在逐步实现着。
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协会会长变为公司合伙人,从组织训练到俱乐部管理,当棒垒球从兴趣变为职业,罗云洋将它形容为一份幸运和一种牺牲:“把兴趣变成职业是很多年轻人追求的状态,一旦实现了确实是一种幸运,但兴趣的定义是带来开心的事物,而职业要考虑利益得失,所以,当不了解两者关系,往往容易在事业逆境中扼杀兴趣。棒垒球教会我的,是直面自己,敢于牺牲,向着目标,勿忘初心,方能成就更棒的事业。”
的确,奋斗的过程是痛苦的,努力未见成效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倘若跌倒再站起的勇气,不能在兴趣与职业中找到恰当平衡点,便会逐渐走向颓废低迷,失了梦想,丢了初心。
对于现阶段的罗云洋来说,棒球是他最好的伙伴。它教会罗云洋的,可借用白岩松老师的一句话来概括:“体育是有规则的,体育教会孩子们按照规则去赢,接下来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体育精神是交流在前,竞技在后”“一支棒球队由九个人组成,个人能力突出并不意味着队伍的强悍,只有当九人拧成一股绳时,才能所向披靡。”面对记者对棒球队伍的提问,成都体育学院现任棒垒球协会会长赵泓宇回答道。
年11月,赵泓宇作为一名新生加入了学校的棒垒球协会。而他接触棒球的时间,要追溯到高中。“无意中看到一个有关棒球的介绍视频,觉得运动员挥棒的样子很帅,所以开始慢慢了解这项运动。”兴趣的缘起稀疏平常,但热爱的时长却没有限制。
因为热爱,赵泓宇选择承担起协会会长的责任,渴望带领棒垒球协会走向更好的发展。“在今年的招新中,我遇到了一位田径专业的新生,当他戴上棒球手套,我教他练习传接球时,他的球感让我惊讶。这些天赋高的同学都会在未来成为协会的骨干,使协会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
作为会长,赵泓宇不仅要安排协会的日常训练,还要组织团建活动,处理好协会的同时,也不落下学业。“在我的生活中,棒球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就像调味剂,让我在学业,生活与运动中来回切换,让我能在这种调节下保持最佳状态。”
在赵泓宇看来,所谓体育,是交流在前,竞技在后。每一场比赛的背后,是队伍的战术布置与队员配合,输赢是比赛常态,更重要的是取长补短,交流反思。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棒垒球协会参与了多项比赛,包含四川省高校棒垒球联赛,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成都市业余棒球联赛,以及协会时常会与四川省队,金牛少棒等开展交流赛。
接着,赵泓宇向记者回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在年12月,协会代表学校前往深圳参加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队员们围在小小的候场区里大声唱起了成体校歌。歌曲仿佛有巨大魔力,一曲结束,大家的精气神提起来了,劲头更足了,颇有大杀四方的威力。第二场比赛时,对手大比分领先,赵泓宇作为最后一棒,关系着成体的胜负。
“当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只能选择盯紧球,球来了就挥棒,虽然最后被淘汰了,但收获了宝贵经验。”谈起那场比赛,赵泓宇早已释然。但他永远记得输掉比赛的那个夜晚,整队开会到凌晨两点,总结了失误,制定了目标。比一座奖杯更珍贵的,是更紧密相连的队员的心与挫折过后重新拾起的勇气。
从大一到大三,赵泓宇见证了协会队伍的不断壮大,在欣喜之余,他也坚定表示:“希望未来我也能为棒球运动出一份力。”
“棒球是一项锤炼意志的运动”“棒球是一项失败率大于成功率的运动,能锤炼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我依旧热爱它,并想为棒球运动的普及贡献力量。”
胥青松今年19岁,是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大二的学生,也是四川省队退役的棒垒球运动员。在年通过单招进入成体,离开三点一线的环境,跨入大学的他,仍坚持着陪伴了他7年的棒球运动。
年,胥青松的启蒙教练来到学校挑选好苗子,一眼便看中了他,接触后,他便决定学习棒球。从地方队到省队,不变的是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变化的是更严苛的要求与更大强度的训练。
省队的一天是“四练”,打棒和防守兼备,每周六开展体能训练,且饮食要求十分严格。在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和自身努力下,胥青松渐渐培养出坚韧的心性。
但成长并非一蹴而就,接触棒球2-3年后,他遇到了瓶颈期。“那时想到的唯一办法是将脑袋放空,埋头训练,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除去自身困境,省队每年的淘汰也是督促他不断提升的动力。
“每年冬训都会加入新成员,事实如此,优胜劣汰,只有强者才能继续走下去。”那时的他为淘汰焦虑担心过,却深知实力才是立足根本,训练结束后再加练是常态。
克服了自身障碍,胥青松逐渐在各大赛事中游刃有余,受伤成了家常便饭。他的脚曾因习惯性崴伤打过两次封闭,不巧遇上二青赛决赛,但在比赛前绝无退缩可言。“比赛时便把一切抛诸脑后了,强大信念让全队都斗志满满,况且大家备战很辛苦,不想辜负整队的努力”。
棒球是团队运动,队友默契配合是赢得比赛的关键。胥青松十分怀念在省队与队友们奋力拼搏的日子,虽说口角不可避免,但男孩子间的矛盾来得快去得也快,到了赛场,仍是并肩作战的好伙伴。如今胥青松已离开省队两年多了,但与队友一直保持着联系。那是一段彼此都珍视的热血回忆。
胥青松大学的专项是羽毛球,但加入了学校的棒垒球协会。凭借多年的运动经验,他找到其与棒球的相通之处,融会贯通。
在课余时间,选择去俱乐部兼职教练,当身份转换,他不禁感叹:“教师真是一项不容易的职业!我意识到自身存在很多不足,还要不断改进。”面对一群3-5岁的学生,他往往选择游戏和训练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当他与家长交流,发现孩子们对棒球的喜爱在逐渐提升时,便又觉得欣慰和幸福。
“在国内,棒球属于小众项目,但人们对这项运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家长愿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我也很乐意在教学中将我的经验都传授给他们,希望他们未来成为更优秀的棒球运动员!”
7年前,胥青松经启蒙教练的启发接触了棒球,在省队,与同龄人和老队员一起训练和比赛,看着前辈退役,送别昔日好友,如今自己也进入大学另闯天地,但唯一没变的,是对棒球的热爱。
棒垒球是一项小众运动,普及传播的道路任重道远。这三位的经历也各不相同,但他们身上共有的,是坚定无畏的体育精神,而棒垒球运动,也终将在更多和他们一样的人的推动下传承下去。
小贴士:疫情防控期间,提醒大家合理安排时间,积极运动,保持锻炼,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作者
曹译丹
编排
*茂君
编审
尹晓丹李逸雪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