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工作梦想两不误,他是怎么做到的 [复制链接]

1#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果明知道梦想不会实现,还要去追吗?”大部分的回答是,追!不试怎么知道不行?试了才不留遗憾!

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将梦想付诸行动了吗?或者已经尝试,但在困难面前放弃了呢?

有这样一个人,出生于大山里,放过牛,劈过柴,从小梦想着走出大山。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南京的重点大学,毕业后去到北京当报社记者。如果说,这样的经历还不够吸引人,那么之后的七年,他带着自己的儿子和一群人,从零经验开始,实现了“环球之旅”,并将自己的演讲课程开到了国外,这些经历会不会让我们心生钦佩,并且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是叶武滨,时间管理导师,易效能时间管理机构创始人。他的《时间管理干货讲》在喜马拉雅平台开播,迅速占领教育榜榜首的位置。他的时间管理理念和方法,影响了海内外很多人,帮助他们转变思维,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追梦成长:用梦想成就自己和世界》,见证了叶武滨老师对自我的又一次突破。他成功带领一群人共同实现了环球之旅的梦想,并在期间将自己的事业版图拓展到国外。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看看叶老师的追梦轨迹,以及他的心路历程分享。

1,梦想需要内动力的加持

梦想有时候让人觉得遥远,因为它无法在一朝一夕间实现,需要无数的积累,而且最后还不一定成功。

于是,有人还没开始,就已放弃,比如,我们总说,要有钱有闲了才能追求远方,殊不知,这样的等待也将梦想永远搁浅了;也有人尝试了,努力了,但在现实困难前还是妥协了。

那么,有什么能让我们的梦想一直燃烧,推动我们非实现它不可呢?强烈的内动力,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念想,或者一个迫切的希望。

刚刚落幕的奥运会,让我们记住了淳朴可爱的跳水冠*全红婵。14岁的她,首次亮相奥运大赛,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作堪称完美,一举夺冠。金牌背后,是无数个艰苦训练的日夜,和超强的自律。是什么推动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拼尽全力追逐奥运梦,是一块金牌吗?是一个冠*荣誉吗?相比那些,“赚钱给妈妈治病”是最直接、最迫切的内动力。

出生在大山里的叶武滨,从小就想走出大山,去到大城市,他也如愿以偿地来到北京,当记者,开广告公司。好像他已经实现了小时的梦想,但直到有一天,儿子问他,“爸爸,你的梦想是什么?”他才意识到,走出大山,在大城市打拼、赚钱,这些都不是他的终极梦想,他向往的是“自由”,是去到更高更远的地方。于是,他告诉儿子,“爸爸的梦想,是环游世界”。

“环球旅行”的想法一旦冒出,就像重被点燃的火苗,越烧越旺,加上一直想要孩子学好英语的念头,他经过一番思考后,便在朋友圈宣告了他的想法,并招募同行的伙伴。

与其空谈梦想,不如先想想是什么驱动我们要实现这个梦想,找到那个更实际的、看得到、抓得着的理由,帮助我们下定决心,一步步地将梦想照进现实。

2,梦想需要大声说出来

或许是因为中国人的内敛,我们很多人总是把梦想藏在心底,觉得这是有些私人化的东西。当然也或许是担心把梦想公之于众,又不能实现,反遭人笑话“不自量力”。

但叶武滨老师在书中说,“梦想再大也不嫌大,追求梦想的人再小也不嫌小”。梦想本身没有对错高低之分,有人梦想成为科学家,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有人却只想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家人和睦,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想要实现梦想,首先不要将它尘封,而是拿出来,用心“擦拭”,让大家看到它。就像叶老师那样,梦想需要大声说出来。其实,在决定环球之旅时,他之前没有任何单独筹划出国旅行的经历,换作别人,即使内心有些蠢蠢欲动,但也因为从未尝试过,再想想前面一定困难重重,只会将与孩子的对话当成一个小插曲,把念头掐灭在萌芽中。

可是,叶老师当即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信息,“我的梦想:周游世界----年环游世界一个月,你去吗?”

他的这句宣告很快就有了回响,不少人回复想同行,原来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梦想,也是更多人的。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会走得更远。正是因为大家的集思广益,在经过桂林徒步行的试水之后,环游世界的梦想慢慢落到一个个方案中,一年之后,叶老师真的带着儿子,带着一群拥有共同梦想的人,开始了他们的环球之旅。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说,“当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助你“。前提是将梦想大声说出来,不要惧怕否定的声音,“下定决心去做”的勇气和决心,会感染到同频的人,接下来就看你怎么帮助自己了。

3,梦想始于不断尝试,最终锁定目标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晰地看清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出生于七八十年代的我们这一代人,还记得高考填报志愿时,大部分同学都很迷茫,几乎都是家长权衡再三后,孩子根据父母的意愿填写。庆幸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现在的年轻人更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如果说提梦想还有些模糊,有些遥远,那就从喜欢的事开始吧。

村上春树是大家熟知的日本作家,他最有名的著作《挪威的森林》一度引发“村上春树现象”。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从事文学创作,直到近30岁才专职开始写作。大学期间,因为喜欢爵士乐,他在东京国分寺开了一间爵士乐酒吧“彼得猫”,直到7年后,他卖掉酒吧,迁居千叶县,才真正走上专职作家的道路。

村上春树,对于喜欢的东西,总是敢于去尝试。他喜欢爵士乐,便开了酒吧,每天沉浸在自己喜爱的音乐中,与志同道合的爱好者一起谈论音乐,这也为他之后的写作积累了素材。他一直喜欢看文学作品,一次在看棒球赛时,萌生出创作念头,便在每晚酒吧工作结束后,在厨房间创作小说处女作《且听风吟》,投稿参赛,结果还获得了第21届群像新人文学奖。他在15岁时开始沉迷于英文书籍,在经营酒吧时,便尝试英文作品的翻译,这也为他日后创作出大量的翻译作品奠定了基础。

叶武滨老师坦言,“人在探索未来方向的时候,有点像爬梯子”。他尝试做过很多事情,曾经服务过36家世界强企业,曾经参与过中国汽车拉力赛的项目运营,曾经做过私募基金,等等,当然,他从未停止过学习,他花在学习上的成本少说有几百万元,涉及自我管理、法律、金融等各个领域。

他之前所有的尝试和学习,已经在无形中练就了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临场把控能力,人员管理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也最终成就了他环球旅行的梦想。

罗马非一日建成。所有的梦想都需要前期的尝试和积累。梦想就像一颗种子,在努力的人心里,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以它鲜活的姿态呼唤我们让它茁壮成长。

4,梦想受阻,创造条件,转换思路,寻求转机

将梦想付诸行动,我们已经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的难关,就是在面临困难时,是否能做到不妥协,不放弃,直抵终点。

但光有意志力,还不够,人类先天的弱点,是在困境面前,潜意识里会制造出各种让自己逃避它的理由,如:我已经努力了,但现实不允许;这个太难,不是我能解决的……

事实上,我们真的尽力了吗?还是只是困于某个固有思路而已?

在叶老师提出环球一个月计划时,他开始着手准备行程,但出国旅行,而且是一个月,不管是时间,还是费用,都会让很多人打退堂鼓。于是,他换种思路,将行程拆解为两段,一段17天(A团),一段13天(B团),这样,团员压力一下子减轻很多,很快,成团问题解决了。

还有一个更棘手的是签证问题,毕竟这涉及多个*策不同的国家,加上时间跨度长,有时一个国家的签证快到期时,另外一个国家的还没批下,可以说这是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当初信誓旦旦要带大家满世界跑的宣言,不能卡在这儿。于是,叶老师专心研究各国*策,弄清规则,规划方案,联系代办机构,一个方案不行想另一个,最终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说,“母亲是我的英雄,我的成功来自母亲的培养和她特立独行的品格”。梅耶·马斯克。她31岁成为破产的单身母亲,独立培养出3个出色的子女,辗转于3个国家的多个城市开展自己的事业,并同时获得两个硕士学位。

这份耀眼的履历背后,是曾经一人打五份工的艰辛,和在无数个困境中寻求转机的智慧。试想,如果每次遇到困难,她都使用一种方法,按部就班地处理问题,那她或许早已被命运击溃。

梅耶在自传《人生由我》中说,“如果你感到焦虑不安或你总是垂头丧气,如果你的内心在呼唤改变,那么请立即开始探究:你可以做什么?”一条路行不通,那就另辟蹊径,关键是,你要善于去创造条件,转换思路,直至把问题解决。

叶武滨老师在书中说,“生活处处是修行,秘诀是一个字‘拆’,拆解问题,拆解方案”,当问题一个个解决之后,困难就变成了“红利”。

5,写在最后

叶武滨老师的梦想种子,在某次和孩子的闲谈中苏醒,在他向“全世界”宣告计划时发芽,在与团员们制定方案时激发出所有之前攒下的“能量”,在旅途中的各种经历更像一场场修行,不仅让梦想成真,更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总结他的成功经验时,提出成功方程式,即“成功=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想要实现梦想,也可以套用这位成功人士的方程式,即需要有强烈的内驱力(热情),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力),以及转换思路的能力(思维方式)。

这本书结合了叶武滨老师在旅途中的亲身经历,将一个个精彩的旅行故事融入到人生哲理中,就像他在书中所说的,“旅行的意义不仅是向外探索,更是向内探寻”。

不管你正在梦想前犹豫不决,或是正受困于某些困境中,或者正处于迷茫甚至绝望中,希望这本书都能给你一些启发或答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