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界杯小组赛第一轮H组哥伦比亚对阵日本,东洋武士手起刀落,将南美咖啡农斩于马下。国际排名61位的日本爆冷击败16位的哥伦比亚的同时,也创造了世界杯上亚洲球队第一次击败南美球队的历史。
回顾整场比赛,日本队开场第三分钟便在禁区创造出必进球机会,哥伦比亚队员手球阻挡直接吃到红点套餐,比赛初期便处于人数上的劣势。之后,日本队通过稳健精准的传球配合,努力控制着比赛的局面。尤其在下半场,日本队几乎把比赛节奏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得分机会。
能够在世界舞台展现“传控打法”,用团队整体的协作配合攻克个人技术占优的南美球队,日本队再次展现了亚洲一流的实力。
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日本足球如今的实力水平,是通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一点一滴进步而来的。在近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日本足球从最初的羸弱到崛起,沉沦后再次崛起,曲折反复却又坚韧不拔。
伊始
年5月8日,第三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东京开幕,这是日本体育史上第一个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多忙于战争。日本抓住机会,巧取豪夺了亚洲殖民地利益,且通过商品出口发了一笔战争财后,国家实力大增。国力提高后民族自信心也随之增长,在国际体育赛事上,日本急于表现,渴求获得认可。
年第三届远东运动会
远东运动会上大部分的体育项目,也都正如日本所期望的那样进展顺利,特别是田径、游泳、棒球等项目几乎无可匹敌,日本代表团总分第一,力压第二名的菲律宾与第三名的中国。
但是,在足球项目上,日本却被完爆了。
0:5负于中国,2:15惨败于菲律宾,日本队被踢得抬不起头。究其原因,当时的日本足球并没有国家队的概念,只有各个高校自发组织出的队伍,当时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今筑波大学)校队由于获得了校际联赛的冠军,直接被送往了国际赛场,其与其他国家队的差距也可想而知。
日本国足的惨败震撼了社会,也激励了日本足球此后数十年的奋起直追。各个领域关心体育发展的仁人志士为足球出谋划策,很快日本从系统上开始大力改革。
年,日本成立了“蹴球协会”,即今日本足球协会JFA的前身。至此,日本足球有了主心骨,开始创立选才培育系统,组织各级别赛事,选拔全国人才组织国家队,统筹整个国家的足球发展事宜。
这个时候诞生的两大全国性校园赛事成为了日后近百年日本足球的宝贵遗产——全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和关东/关西大学联赛。几乎全日本的足球少年,都把“站上高中足球的最高舞台”——在东京国立竞技场上踢决赛当成了梦想。联赛中选拔出的人才至今为日本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年轻而优秀的足球血液。
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年日本足协第一次通过选拔的方式组建了日本国家队,并派其参与了第9届远东奥运会。此前从未战胜中国队的日本队,已非吴下阿蒙,在历经一场鏖战,最终以3:3逼平中国队,之后7:2大胜菲律宾队一洗前耻,最后获得了冠军。
这是日本足球史上的第一个国际赛事冠军。从被中国按在地上摩擦,到与中国平起平坐,日本只走了十三个年头。
重建
进入二战后,日本被主流国际社会所孤立,日本足球也附带着进入了放逐之路。随着战争的启动,日本国力耗损严重,在足球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少,后几近停滞状态。毕竟,饭都吃不饱,天天头顶上美国战机掠过,哪还有精力踢球呢?
战争让日本足球陷入深谷,直到战败投降。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的日本百废待兴,足球事业步履蹒跚地走向了重建之路。
有时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是个放在四海皆准的道理,日本也不例外。战后日本足球的重建,有一位绕不开的外国人物,也是后来被誉为“日本足球教父”,进入日本足球名人堂的德国人克拉玛(DettmarCramer)。
克拉玛(DettmarCramer)
因为小时候目睹过德国足球理念的先进与技战术的强大,当时的日本足协主席野津谦力排众议,从当时捉襟见肘的预算中抠出一笔钱,在当时的联邦德国聘请了一位默默无闻但其后被证明才华横溢的青年教练克拉玛。
身居欧洲中部的克拉玛与远在亚洲东部的日本并不是毫无关联,年的柏林奥运会上,时值11岁的他曾在奥运足球赛场上目睹过日本队上半场0:2落后于瑞典队,却在下半场连扳三球逆转获胜的“柏林奇迹”。那时候,他就有感于日本足球队的顽强不言败,虽技不如人但却谦虚好学。
克拉玛上任日本国家队教练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升球员基本功。颠球、停球、控球、传球,回归球员对于球的掌控力的基础上,训练队员跑动的爆发力与耐力。初入日本,他拿着筷子对麾下的球员说:“要不要比一下,是我学会拿筷子吃饭快,还是你们的技术进步快?”
他的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家队,一有时间他就奔波于日本各地举办讲习会,传授足球正确的基础技术与要领,对日本的足球教练们耳提面授,要求他们不止要传授球员与技术,更重要的是促使球员转变心态,变得想练,直到最终掌握。
克拉玛也利用主教练的身份提拔了一批年轻的日本教练,比如后来成为足协主席的长沼刚与冈野俊一郎。这些“克拉玛的爱徒们”后来多数成为了日本足球的中坚力量,为足球事业的发展持续加力。
年,克拉玛离开东京四年后,日本国家队出征墨西哥奥运会,一路征战,敢拼敢冲,最终杀入了奥运会的半决赛,获得了奥运会铜牌的好成绩。其比赛中表现出的公平与拼搏精神也得到国际足联的认可,获得了当年的公平竞赛奖。
反思
年后,斩获奥运会第三名好成绩的日本队被寄予厚望,大家普遍看好日本足球的发展。然而事实上,日本足球未能延续这段辉煌,在接下来近30年的时间里陷入长期低迷状态。
究其原因,日本足球名宿川渊三郎解释道,东京奥运会与墨西哥奥运会那批国家队的队员,是日本为了拿好名次,国家投入大量财力培养的少数精英军团。这是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而这种做法对于整个国家根本性的足球系统的改良,青年训练培养选拔流程的优化是毫无价值的。这使得这批队员退役后,日本足球力量青黄不接,回到了本来的面貌而已。
在成绩持续低迷的日子中,日本足球按下浮躁的内心,苦练内功,完善国内足球建设体系。先是年建立了全国联赛制度JSL,让高中与大学联赛上选拔上来的球员可以有一条职业道路可走,也为未来的国家队的选拔提供了更加充足的人才蓄水池。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欧洲率先城里的足球俱乐部参赛,这一时期JSL里的大多球员是代表各家企业。虽说联赛已职业化,但是球员身份上仍属于企业员工,球队支出由大企业承担,这是日本“企业足球”的特殊体质。不少球员周日在地方踢完比赛后,还得连夜坐巴士赶回东京上班,体力上的压力非常大。这是日本足球联赛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
学习
年-年期间,巴西三次问鼎世界杯的壮举震撼了世界,不少国家纷纷效仿巴西足球技术风格。因为日本与巴西之间的移民关系,使得日本比一般国家可以更加便捷地接触到巴西足球精髓,日本也成了亚洲足球队中学的最好的一个。从此,技术成分在日本足球中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
日本学习的方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日企把球员派遣到驻巴西分公司去“留学”。球员通过短期留学去直接接触巴西的足球文化与环境。另一种是引入巴西外援,不少巴西外援都是日裔巴西人,一口流利的日语融入日本环境不成问题,也加速了巴西足球技术的渗入。后来,日本国足也收纳了不少原巴西裔的球员为己所用,比如有名的拉莫斯、吕比须、三都主、田中斗莉王等等。
如今日本足球中巴西的色彩可能已褪去不少,主流球队学的更多的是欧洲战术配合和组织纪律,但日本足球血液中拉丁派细腻的技术光芒却依然闪耀。
引燃
高桥阳一的《キャプテン翼》(足球小将)也是影响日本足球的一个重要因素。采访80后和90后的日本足球少年,问他们当初最先开始踢足球的契机是什么,会有一半的人提出是因为《足球小将》的影响。
诞生于80年代的《足球小将》,也见证了日本足球从跌落谷底到反弹上升的全过程。年12月26日,日本队在香港举办的预选赛中,0比1输给了中国男足,痛失晋级年西班牙世界杯的资格。整个日本足球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期,成了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