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筑可阅读丨在上海近代公园中寻访中国造园 [复制链接]

1#

上海这座百年国际大都市,不仅遗存着大量的楼宇、房屋、市*设施等近现代优秀建筑物,在今天寸土寸金的核心区域,还保有一大批优秀的近代公园。近年上海重视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积极倡导“建筑可阅读”,发掘历史文化底蕴。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建筑物互补,是广义建筑的重要门类,体现着城市性格,值得我们去深入发现其景观背后的历史变迁、布局审美与文化意义。

上海是中国现代化城市的先锋,其园林景观在传续江南园林的同时,随着中外交流与碰撞,孕育了我国第一批近代公园。这些公园随着时代的进程,兴废、消长、变化,在空间布局、视觉景观上形成鲜明的海派特征——造园意旨融汇中西。我们选取现存三座典型公园作解读,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渊源与风格,着重分析其不同阶段的造园意旨、布局设计、特色景观。

功能迭代的鲁迅公园:

由体育功能转变为纪念功能,将英式自然风景园改为中国传统园林

鲁迅公园是上海公园中西交融的典型案例。它当年是继*浦公园之后,较早、规模较大的租界公园,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初名新靶子场、新娱乐场,一度更名虹口公园,最后更名鲁迅公园。这座公园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购地建造,称为“新靶子场”。它以草坪为主,在东南角有一靶台,用作打靶练习和射击比赛。光绪二十七年(年)由上海娱乐场基金会发起并提供部分资金,工部局决定在此建造一座公园,名为“新娱乐场”(俗称“靶子场公园”),次年改名“虹口娱乐场”。该娱乐场基金,即第三跑马场(今人民公园)的产权方,也是上海近代第一座“公共花园”(今*浦公园)的投资方,可见公共租界内几大公园的共同渊源(新靶子场时为租界外飞地)。

年,工部局采用英国风景园林专家斯德克(W.LnnesStuckey)的公园设计方案。年,苏格兰园艺及植物学家麦克雷戈(D.Macgregor)接任园地监督,并设计建造“虹口游乐场”,年建成。该园的最初形态是以体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娱乐场。娱乐场中部有3处足球场,西南有多处高尔夫球场,北面有棒球场、草地滚球场、曲棍球场等,抗日战争前的远东运动会有两届在此举行。它与跑马厅运动场齐名,成为当时上海最著名的游乐场,是一个以体育为主,集音乐、游园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虹口公园早期布局图(约年代,来源《跨越世纪》)

此时的“虹口游乐场”在19世纪末英国新造园思想指导下完成园林布局:园林区域集中在南部,入口一片圆形大草坪,草坪中央设有音乐台,草地东北角有一座西式的毛石岩石园。外围设置树林、小河、亭子、演出台等,公园北部设置众多的体育场地。大草坪为中心的布局体现出了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基本特征,缓坡、小溪、草坪在风景构造的同时又满足了体育运动的实际需要。年,公园改名“虹口公园”,开挖小溪、池塘,初步形成水系,奠定了此后的基本地貌。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鲁迅墓的迁入,虹口公园经历了变化最大的一次重建,形成了今天的空间格局和景观面貌。年中央文化部决定迁建鲁迅墓、新建鲁迅纪念馆,并对虹口公园重新规划。当时公园的设计思想是“要能真实地表达鲁迅先生的英勇刚毅的性格、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热爱人民谦逊朴实的作风,因之设计要求朴素大方,庄严而不夸大,雄伟而又平易近人。”设计者结合鲁迅先生生平的爱好,采用中国园林格局。至年,规划改建主要有两项工作:一是围绕、突出纪念鲁迅这一人文主题,兴建了鲁迅墓、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亭等主要建筑群。二是对虹口公园的山水系统和景观风貌做了统一规划,创造性地将墓园与公园有机结合。这一举措,使虹口公园从体育为主转变为纪念性为主的综合性公园,是新中国近代公园改建的经典案例。不过,园名迟至年,才正式更名“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的核心——中部的纪念鲁迅建筑群,墓园和纪念亭由陈植先生设计,纪念馆由汪定曾先生设计。鲁迅墓和纪念亭布置在公园坐北朝南的中轴位置,成为全园结构的中心,也是公园“灵*”所在。建筑群均以毛石、花岗岩为主要立面材料,表现鲁迅刚毅性格的同时营造肃穆的气氛,三者通过曲折小径的联通,巧妙地形成呼应关系。鲁迅纪念馆呈现绍兴民居风格,原在纪念馆北建有百草园,近年改扩建体量增大,百草园移至院内,其南面保留了大草坪。鲁迅纪念亭是其中关键而不显著的建筑,它建在鲁迅墓南远处一低矮的小丘之上,三面环水,登之可以四望,起到联系墓园与纪念馆的作用。古代大型墓园往往由直通的墓道连接墓亭和墓地,这里化用传统手法,鲁迅纪念亭与墓地之间没有笔直的甬道,而是保留原有的大草坪,使两者在同一轴线却相隔相望,形成“笔断意连”的效果。为了起到烘托纪念亭而避免遮挡透视,植物配置以灌木和罗汉松等低矮树木为主,便于人们从纪念亭透过稀疏的树丛,远望凭吊鲁迅墓地。不过,由于大草坪范围较大,加上亭外树木日深,观者往往不易体察到该亭的重要作用。鲁迅公园的纪念功能,还体现在纪念曾在虹口公园行刺日*要员的韩国勇士尹奉吉,年在鲁迅墓东北河岸边小丘上建造了朝鲜民族风格的二层亭阁——梅亭,次年又在附近建造梅园,遍植梅树。

密林掩翳的“鲁迅纪念亭”

鲁迅公园的布局——古典山水园的结构,是近代西式公园颇为成功的改造样本,由吴振千、柳绿华两位设计。陈植、汪定曾指出:“在大型公园中结合中国园林风格需要创造性的工作。今天的公园是供大量群众游览,要它具有灵巧曲折的中国园林格局,决不能依靠模仿抄袭,将这种紧凑的格局简单化地加以扩大。我们认为根据新的生活内容和要求,吸取旧日园林设计的精神和技巧,加以革新”。改建设计借鉴了“离宫别苑”这一古典模式所具有的空间宽广、布局自由的优点,因地制宜地叠山理水,使鲁迅公园从英式自然风景园转化为中式古典山水园。首先,公园入口的大草坪改为屏障式树丛。再将原有东西走向的打靶场及南北走向的*火仓库改造为连绵起伏的北大山和百鸟山(鲁迅墓在山脉最南端),将原有湖面疏浚扩展,形成一湖双岛的格局,创造为山水相映、曲折多变的园境。北大山西部建有瀑布,以溪流汇成小池,经过石亭、水榭、亲水平台建筑群,转为极开阔的湖面,巧妙地实现了大山、小溪、大湖的立面与平面的空间转换,水系富于变化。公园的建筑物不多,中式亭为主,形态各异,更显空间开阔。同时,公园的功能空间规划也更为合理,20世纪50年代初将体育功能集中到西北部建虹口体育场;将文化娱乐空间设置在原有儿童乐园所在的西南区域。

鲁迅公园的植物注重表达文化内涵,体现中国园林的特性,尤其在纪念区域以雪松、龙柏、香樟为主,寓意鲁迅刚毅不屈的性格。又有成片白玉兰与樱花,象征中日友谊等。

鲁迅公园“甜爱湖”北望“北大山”(中间两幢高楼下方),阔大的湖面与亭榭建筑

中西合璧的复兴公园:

以继承法式风格为主,进而在西南中式园林区域建造新式水榭

复兴公园是上海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法式园林。19世纪80年代,在今复兴公园范围,原是华界的一片农田,有一村落名顾家宅,其中有一私家园林,称为“顾家宅花园”,这是复兴公园的源头。不过,作为公共建筑,起初是作为兵营。清光绪二十六年(年)法国公董局买下了顾家宅花园及其周围土地亩,并将其中亩租给法*建造兵营,被称为“顾家宅兵营”。年清*府签订《辛丑条约》,外国驻*必须撤离,法*逐渐撤去,法国俱乐部等租用部分土地建造网球场、停车场等。后法租界公董局于光绪三十四年(年)7月1日,做出决定,将顾家宅花园改建为公园。宣统元年(年)6月公园建成,同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对外开放,时称顾家宅公园,外国人称为“FrenchPark”法国公园。年,汪伪*府改名为“大兴公园”。抗战胜利后,年元旦,改名为“复兴公园”,沿用至今。

俯瞰复兴公园东北角,法式花坛与马恩雕像呈轴线布局(视觉中国)

年,公园筹建时,公董局聘请法国园艺师柏勃(Papot)为工程助理监督,按法国园林特色进行设计。年,公董局聘用法籍工程师约邵默(Jousseaume)负责公园的大规模扩建和比较彻底的改建,年开始施工,年完工。其间,中国园艺师郁锡麒参加了部分设计规划工作。复兴公园的整体风格和细节,都带有鲜明的法式风格,最显著的特点是公园布局呈网格状,单体景观中轴对称,细节几何图案为主,绿化以鲜花与悬铃木为主。

复兴公园自年后基本格局定型,变化较小。从整体看,呈网格状的复兴公园总体可以南北中轴线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三块方形中轴对称的园地,西部是三块圆形(或不规则形)园地。

复兴公园作为法式园林,主要特色就是规则式的花坛,共有两个,一个在西北部、一个在东部。东部中间位置一个沉床花坛,东西长方形,有6个图案式花坛组成,中间用小径分割,中心有喷泉孩童戏水不锈钢雕像(现仅有喷泉),花坛以绿草为衬。另一个花坛在西北方,最初为兵营火药库,后改为花圃,年辟为月季园。花坛整体呈椭圆形,椭圆环形内分4个区,中心有一喷泉,常年栽有各种月季。与相邻的沉床花坛形成方圆的“阴阳”变化。

复兴公园月季花坛

东部沉床花坛的北部,即东北角,原为规则式的草坪、树丛和X型道路,可以看作花坛的延伸。两者的中轴线正是今科学会堂主楼的中轴线,以大型花坛衬托建筑,这也是法国规则式园林的重要特征。据薛理勇考证,公董局在建花园时预留了北侧的一块24亩土地,年,以公董局董事会成员为主,组织了一个叫“法商球场总会”(CercleSportifFrancais)的社会团体,也被简称“法国总会”。法国总会的主建筑即今科学会堂,始建于年,年扩建成今貌,可知年“法国花园”和“法国总会”两者同时改建。现在两者之间有围墙相隔,不易被人察觉。这一区域,在年马克思诞辰周年时改建为马克思恩格斯纪念区,年雕像落成,原树丛、草坪改为供瞻仰的平台。马恩雕像坐北朝南,成为花坛终端的主景,也是一种景观创造。复兴公园增添了一分纪念性人文色彩。

花坛的南部是平方米的大草坪,法租界时场举办夏夜音乐会,新中国建立以后是市中心主要的群众活动场所之一。

与法式风格鲜明对比的,是复兴公园西南片的中国古典园林区域。这是中国设计师郁锡麒年代的作品,以西南角为主山,山丘不高,向北向东沿墙界伸展,形成余脉。主峰上有一亭,下造悬崖洞窟,有瀑布下小潭,曲折连通东面大池(现铺设路面截断)。水脉由大池向南过石桥收口,变为涓涓溪流,消逝在南门附近。池南有类似鲁迅公园的亭、台、榭组合建筑,新中国后仿古典园林样式建造。池的驳岸设计手法巧妙,在今南门石桥附近,用大量湖石堆砌了一个半岛式的驳岸,曲折蜿蜒,如同山脚,与主山遥相呼应,恰有侧身生长的老树一株,十分自然。

中式园林与北部月季花坛之间是散植的大悬铃木,现为茶室和儿童乐园功能区域,一定程度缓解了南北风格的冲突感。复兴公园的法国梧桐(悬铃木)也是一大特色,成行成列、绿荫如盖,也是法式园林的特征。

复兴公园西南假山、山亭、瀑布

以树闻名的桂林公园:

在私家园林废址上重建,保留重要历史特色,以乔木花卉为主题

桂林公园原为旧上海“闻人”*金荣的私家园林别墅,名“*家花园”。它是三个“公园”中的特殊案例。上海当代公园的历史来源主要有三个:公共租界、法国租界和华界,华界有自建公园和私家园林(古典园林),桂林公园是近代私家园林蜕变为公园的典型。年*金荣购并土地,将*氏墓地扩建为花园,曾在园中遍植桂花。该园历经坎坷,年上海沦陷,*家花园被日*占为兵营,日*战败撤出时纵火烧园,建筑物、植物多遭破坏焚毁。上海解放前夕,国民*驻*又为了构筑工事,将园内树木砍伐殆尽,一度成为废园。年*金荣去世,花园收归国有,经修葺后于年正式对外开放。年张家坟山并入公园,年又在公园东侧新辟园地,形成今日格局。桂林公园的格局实则有三个板块累加而成。

“*家花园”的主体,即今桂林公园的西部,全园由有花窗的“龙墙”围绕,今南大门进入即可见到南北大道,左侧龙墙之内即*家花园。花园以“四教厅”为主体建筑,各建筑物、景点围绕它展开。以“二道门”进园次序,由东中西三路构成。相较于典型江南私家园林,其布局较为简单。四教厅南面是石景平台“八仙台”,起对景作用。二道门旁东南角假山一区,有天香亭,亭侧有两块大型太湖石。北侧是雕有双龙戏珠的石台,台上有鹿亭。其旁有假山溪水。东北部有一南北向小池,东侧有假山一座,上建观音阁,池北横有石舫一座。四教厅北侧,有九曲长廊一座,廊南北中皆为亭式,两端为六角,中间最高为八角,亭顶有四个龙头。这是上海少见的廊亭组合建筑。西北有一方形池,“颐亭”在中央,水泥平桥南北相连,此亭已改建为二层仿古建筑。西南角有大假山,较为精巧,有山洞盘曲可同山顶。山上东西有鹤亭两座,山下有元宝池。以上构成多组紧凑的景点,化解了全园格局的单调感。“*家花园”时代已体现出中西交融的意蕴,建筑中有水泥构件。花园的南部是张家坟山改建的园地,东部是续建的“东园”,以较大的空间尺度,化用江南园林的基本要素,南北各有一池,东北角入门处为一大假山,中部为飞香厅、飞香水榭等主要建筑。桂林公园适应现代公园的开放性需求,在保有私家园林特色之外,以较为舒朗的空间营造新的中式园林。

*家花园曾遍植桂花,新中国接收修复后,继承发扬这一特色,以桂花成林命名,赋予旧园新的主题。园中桂花有20余个品种,多株,如此丛植桂树在上海堪称一绝。

桂林公园中部般若舫(视觉中国)

上海近代公园的发展,善于在融汇的基础上突出民族特色,并加以时代的创新

我们可以发现上海公园的基本性格,就是融汇中西、兼容并蓄。上述三园缘起不同,一者由英国自然园林而来,一者由法国花园而来,一者为中国古典园林之余绪。上海近代华洋杂处,在同一城市中有英式、法式、日式还有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一种特殊的城市园林景观。学者周向频曾指出:“国人根深蒂固的审美情结赋予其中西杂糅的奇特面貌,却也代表着海派园林的最初起点。”这三座园林,在早期都不是完整意义的公园,是服务于少部分人的园林:租界公园只对外国人开放,经过人民反帝斗争的不懈努力,至年陆续向中国人开放;*家花园是私家园林,只有少部分“达官贵人”才能涉足。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这些园林才真正成为公园。上海对历史公园的改建采取继承、融汇、创新的态度,因地制宜,手法不同。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公园的布局发生变化;景观多元融合;又能保持鲜明的个性。鲁迅公园,以改建为主,由体育功能转变为纪念功能,将英式自然风景园改为中国传统园林;复兴公园,以继承为主,保留法式风格,增加纪念功能;桂林公园则在私家园林废址上重建,保留重要历史特色,以乔木花卉为主题。而三者又都体现出鲜明同一性,就是善于在融汇的基础上发扬中国造园传统,突出民族特色,并加以时代的创新。

作者:潘佳(复旦大学文博系博士后,复旦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图片未特别标注外均由作者拍摄

编辑:范昕

策划:范昕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