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乱喷”,首先要作一个声明和一个说明。
声明:此《公》非彼《公》。郭德纲的《公式相声》绝非李宏烨的《公式相声》。
说明:“公式”词解:泛指可以应用于同类事物的方式和方法。并非狭义的理解仅有“符号算式”形式的才叫“公式”。例如S=πR2是数学公式,sxdc=xs是相声“公式”(说学逗唱).
言归正传,明确了“公式”概念,也就不难理解传统《相声》的表演是有“方式”和“方法”的。《相声》是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这不正是《相声》的基本《公式》吗。
众所周知,郭德纲经常通过相声表演来普及相声知识,澄清基本概念,诸如:“什么是相声?相声的基本功有哪些?“四门功课”里“唱”是指什么?为什么要“坐科”?“坐科”都学些什么?怎么教?如何学?等等常识,使我们“恍然大悟”了很多东西,明确了很多概念,知道了相声里所说的“唱”,是唱《太平歌词》,而不是唱其它歌曲,唱歌那属于“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行业、领域都有它特定的规矩和方法,不讲“规矩”那是要出“乱子”的,谁见过:乒乓球赛有“两手持拍”的打法?足球、篮球比赛有抢“俩球”的吗?拳击比赛有“二打一”的吗?排球比赛有男女混搭的吗?游泳比赛有“情侣”专道吗?就连抽烟都罕见一次抽两根的,否则,不管你是“交大”还是“北大”,我看都是傻大、胆大,只能送你一个“二”的n次方。
郭德纲对《相声》的突出贡献,就是让我们这些“外行人”,不再拿“垒球”当“棒球”来欣赏,否则真成了“棒槌”。坦白讲,我们这些“外省人”真的不太了解相声,几十年来都随“主流”而跑偏了,很多人仅以“京腔”的标准与否,来评判相声的好坏,以至于一听说大兵、苗阜这些“京津”外的相声演员,就觉得“前门儿里的烤鸭”——不正宗!口感一般,当然“A版”的岳云鹏也不例外。就连他师父郭德纲都调侃岳云鹏:“说得那是些什么破玩意儿呀!没辙!你们爱听!”,评价岳云鹏:“顶多算是个刚刚会说点相声!”(在《喜剧人》现场说的),由此可见郭德纲对相声的执守与敬重。
说了郭《公》,再来说说那位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公》《公》吧。《相声》作为一门传统艺术,有它特有的教学方法,特有的培训“公式、定理、定律”。对待《相声》要像对待其它艺术和其它学科领域一样,应该怀揣敬意。而不是“不知天高地厚”地指手画脚,全盘否定传统《相声》的学习方法,臆想出荒唐可笑的《李家公式相声》,幼稚地认为相声可以像解“数理化”题那样,“公式”化的运算填空,真是痴人梦话!硬是要把严谨的自然学科的方法,照套到“艺术”上,真是“呆”到极致了。按他的理解“照相”完全可以取代“绘画”了。本来相声也和其它艺术一样,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传统”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推陈出新”也是必要的、积极的。就像传统的相声原本没有男女混搭的表演形式,不还是冒出来个”凯贾”混搭吗,虽结局不欢而散解体了,但也招摇过市了几年,混到春晚,还拿了不少相声大奖。当然,追根溯源是师傅冯巩的“杰作”,不过冯婆好这口,不仅相声“混搭”,亲携女弟子闯“小品”更过瘾,自从有了“半边天”,牛群马群靠边站。再说李公公,如果真热爱相声,有些独到见解也无可厚非,只是别如此狂妄地推翻百年相声传承,唯你《公式》独尊,真是“扯淡”不用“绳”!先不说李公公那套歪理学说如何,仅就看看在《相声有新人》节目里的那副嘴脸,尴尬、猴急、口吃、语无伦次,真是丑态百出,比shi都恶心。
其实,在众多传统艺术里,相声是最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的,无论你叫什么“博士相声”、“棒槌相声”、“地包天相声”、“公mu相声”都无足轻重,只要逗乐观众就行,没有像戏剧那么严苛,京剧梅派绝不可能串唱马派,相声表演则没那么泾渭分明。说白了,令广大观众群起而攻的不是什么《公式相声》本身,而是作者他本人,反感他那种狂妄自大、咄咄逼人的态度。相信至今也没几个人了解,也没兴趣了解他那《李家公式相声》,早被扔进垃圾桶了。
相声需要严格的“程式化”教育与培养,郭德纲对传统“公式相声”的坚守令人敬佩!小黑胖子对传统的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功不可没!老郭继承了地道的相声、正统的相声!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主流相声!